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不起诉决定书说理待增强/谢财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22:19:02  浏览:812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近年来,不起诉决定书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说理性仍有待进一步增强。从文书说理的基础与我国司法实践的相互关系看,不起诉决定书书面说理改革应厘清三个问题。

  首先是说理的模式保障。法律是由一套专门的术语构筑起来的专业空间,当需要说理时,法律适用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求助专业法律概念,指望从被公式化的命题中演绎出合理的结论。但是,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适用法律不可避免地要考虑社会现实等因素,即并非所有需要说理的内容均能通过法律概念的演绎推导出来。因此,成文法国家根据说理内容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对事实认定中证据的审查判断发展出了“自由心证”理论,将问题归结为法律适用者的良心和理性;对法律适用中需要解释的法律问题,交于司法解决工作完成,从而只需在文书中直接援引司法解释。英美法系国家则习惯具体而不是抽象地观察事物,相信的是经验而不是抽象概念,文书中需要以经济、政治等法律以外的其他知识证明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合理性,从而把论证责任赋予了作出具体结论的法律适用者。可见,文书是否说理以及说理的内容、方式等受一国的法律传统影响,我国不起书决定书说理应首先确定是经验式的还是逻辑式的。

  其次是说理的工具保障。就法律适用而言,需要检察机关在必要的时候运用解释方法,它能够帮助解释者寻找“法律规范的涵义”。在我国,解释方法是一门专门化的技术,在解释方法的分类、各种解释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及其运用,甚至在选择解释方法的先后上都已形成一定的体系。这些为不起诉决定书中有关法律适用说理提供了重要工具。但在法律的判断中经常包含价值判断,即当依据不同的解释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时,方法本身无助于结论的最终判断和选择,需要方法背后的价值判断。可见,解释方法这一分析工具在我国仍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和可能。同样重视解释方法的大陆法系国家将目光转向解释材料似乎为此提供了思路。一般而言,解释材料包括制定法文本、立法准备材料、法律修改说明、国家政策方针等。

  在我国,制定法文本是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材料,除了运用历史解释方法偶尔会采用解释材料作为解释结论的论据外,实践中仅把它们作为背景材料。但在大陆法系国家里,解释材料不仅仅作为背景材料存在,往往还是解释方法选择的价值判断依据以及多个解释结论共存时的选择依据。

  第三是说理的程序保障。法律是一门复杂的艺术,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以社会公众作为不起诉决定书的预期受众在某种程度上有悖于法律的专业属性,需要配以必要时的释法说理程序和不服说理的救济程序,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同时,基于诉讼效率的需要,说理应以必要性为前提,排除双方无争议之内容。这就要求根据不同案件建立相适应的分流程序及说理内容的识别规则,才能准确地确定需要说理的案件以及某一具体文书中需要说理的内容范围。

  综上所述,不起诉决定书说理的改革不仅要解决文书本身制作及格式规范问题,至少还涉及模式、工具、程序三个方面的内容。模式为说理提供了合理化根据,工具为说理提供了可能,程序则使说理与一国的诉讼制度紧密结合,使说理从可能走向了现实。

  (作者单位: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在技校就业训练中心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在技校就业训练中心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实施《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计划》,经研究,决定在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
心和职业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技校和培训机构)普遍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现将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03年9月起,职业指导课程列为技校学生和培训机构劳动预备制
培训学员(以下简称学生)必修课程。技校和培训机构要根据《职业指导教学
训练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和培训,帮助学生了
解就业形势和政策,更新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方法,学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提高求职就业能力。技校要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将课程内容分解到各个学期,
并在《大纲》中选择适当的教学训练模块,合理安排各学期学时,组织教学
活动。培训机构要结合培训内容、期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训练模
块,组织培训。

二、加强职业指导师资培训和技术支持。选用劳动保障部认定的职业指
导教师用教学指导书、学生用教材和职业素质测评工具书、多媒体教学软件。
选择部分技校和培训机构,作为职业指导实验基地。根据职业指导员国家职
业资格标准要求,组织师资培训工作,力争每所技校拥有3名以上、每个培
训机构1名以上取得职业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专职教师。

三、提高职业指导的实际效果。技校学生和培训机构要结合实际,探索
符合本地和学校、培训机构实际的职业指导形式和方法。调动全体教师、学
生及其家长的积极性,共同做好职业指导工作。要在做好团体指导的同时,
注重强化个性化训练。要通过基础知识考试和操作实践考核,提高职业指导
课程的教学训练效果。考试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成绩档案。

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技校和培训机构职业指导工作的指导与
监督,提高毕(结)业生的就业率。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及时公布劳动力市场
需求信息并提供给技校和培训机构。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较好并达到一定规
模的技校和培训机构,可批准设立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机构,有条件的应与
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实现信息联网。把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情况列入国家和省
(部)级重点技校、就业训练中心评估内容,列入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年检内容,
加强监督检查和落实。

各地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培训就业司。

二○○三年五月十五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瑞典使馆所询有关婚姻法问题的意见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瑞典使馆所询有关婚姻法问题的意见的复函

1952年11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

外交部:
1951年11月6日发办欧字第(51)1770号函及附件悉。瑞典使馆所询我国在外侨民离婚案件的管辖权问题,我们认为,我国在瑞典经常居住的侨民相互间的离婚案件,可由瑞典法院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审判。不过我们在确定这一原则时,必须考量到瑞典在我国的侨民离婚案件是否也是这样处理,苏联等国侨民的案件是否也是这样处理,我国在苏联等国侨民的案件是否也要主张这样处理。这与你部本年7月9日发部苏字第(五一)214号公函所询处理外侨在华婚姻问题有所关联。我院于本年8月3日法编字第7720号复致你部函内,曾提供意见。应请你部将这两案合并考量解决。

附:外交部解答瑞典使馆所询有关婚姻法问题请提意见的函 1951年11月6日 发办欧字第(51)1770号
最高人民法院
顷接瑞典驻华大使馆送来关于婚姻法问题照会一件,兹特抄附一阅,请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早日复知本部,以便办理。

附件:瑞典驻华大使馆照会中文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瑞典大使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致意,顷奉瑞典外交部训令,谨恳赐复下列问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婚姻法,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间之离婚案件,是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局所独享之管辖权。
顺致最崇高之敬意。